纪念 | 保护生物多样性路上,有梁先生20年前的寄语一直为伴

2019-08-09

图片

8月4日,是自然之友创始会长梁从诫先生87岁的诞辰。梁先生生前为拯救世间万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而奔走呼号,对生物多样性也十分关注。今天,我们一起重读梁先生1999年为《中国绿色时报》而写的《生物的多样性与人类的抉择》,想想我们应该如何抉择?

图片

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上,保护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第一次成为各国所共同关注的的重大课题,也开始成为科学界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这是因为,直到最近人们才开始注意到,由于人类行为,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正在受到巨大的损害和威胁。有人估计,地球上近一百七十多万个已被鉴定的物种中,目前正在以每小时一种,即每年近九千种的速度在消失着。即便这只是个近似的估计,也足以使人震惊。

生物多样性如果以这样的速度大幅度地减少,它将给整个地球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人们今天也许还无法预见。有人在回答“生物多样性对人类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时,往往从“利用”的角度出发,强调野生物种是人类赖以生存多种动、植物的天然基因后备,是人类寻找医治各种疾病的天然药物的储备库,甚至是人类审美意识的源泉等等。但是,我认为这样的认识还远远不够。

从地球史的角度看,今天地球的大气、水和土壤的构成和状态都是亿万年来它们与地球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有理由认为,生物多样性在短时期内的大幅度减少,在历史的长程中有可能造成某种逆向过程。也就说,地球上的大气、水和土会逐渐“变坏”,以致不再适合目前大多数地球生物的生存需要。比如,在人类大规模使用化石燃料,向大气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的同时,全球森林,其中包括被称为“地球之肺”的热带雨林,又以每年二千万公顷的速度在消失,还有数百万公顷的草原变为荒漠,使地球上绿色植物总量大大减少。这个过程目前影响了大气中氧和其它气体成分的比例关系,再发展下去,必将影响整个生物圈的存在条件。又如,由干在农业中大量使用化学制品,抑制了宜农地区土壤中多种独微生物的生存,而后者正是物质以及使土壤中为植物所需的矿动、植物尸体分解的主要因素。土壤微观环境中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将对动、植物,特别是已经人类驯化的农作物和牲畜的生活形态、机体构成成份、对病菌及昆虫的反应以及天然分布等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而最终又会对人类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我们知道,地球上的生命是从低级向高级、从少样性向多样性发展的。生态学家认为,人类的出现是这个进化过程的“顶峰”。也就是说,自大约二百万年前直立人出现后,地球上就不曾有过新的物种出现。也许可以把这比喻为地球已经进入了它的“更年期”,从此再不能孕育新的物种了。而站在生物进化史顶峰上的人类的出现,却是以整个生物圈的多样性为其基础的。多样性本来就是生物圈存在的基本形式和条件。可以认为,生物多样性的任何损坏,必然构成对整个生物圈的损害,而根本上也就是对人类生存基础的损坏。对于人类来说,迟早将引起灾难性的后果。

这样的事例在世界上的局部地区已经多次发生。中亚两河流堿和非洲北部由于生态破坏最终导致整个地区文明的衰落,以及我国西北地区许多文明古国、古城的废弃湮没。就是众所周知的例子。眼前的事例也并不少。如中国西部高原牧区由于多年来狼、狐狸等食肉动物和鹰、隼等猛禽被大量消灭,使草原鼠兔失去天敌,数量猛增,后者掘洞的天性又是草原破坏的直接原因之一。这样,物种间数量的失衡就成为近年来西部草原迅速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又如中国三北防护林带,由于树种单一,缺乏多样性,造成爆发式的虫害。几年来因此被迫伐灭的树木达数千万株!再如云南、海南等地大面积砍伐天然林、种植品种单一的所谓经济林如橡胶树、桉树等,造成土壤退化、水土流失,形成生态的恶性循环,直接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这些都是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的明显后果。而我们目前还不知道,许多使人类束手无策的疾病如癌症、艾滋病等的泛滥,乃至近年来肆虐英伦的“疯牛病”和最近在香港爆发的“禽流感”等等“怪病”,究竟和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在什么样的关系。

美国著名生物、生态学家爱德华·威尔逊在其名著《生命的多样性》一书中写道:“提起生命的多样性,经常有人问我:如果有足够数量的物种被灭绝了,某个生态系统会不会因此而崩溃,而大多数其他物种是不是也会很快随之灭绝?对此,任何人能够做出的唯一回答只是:有可能。然而,当我们找到真正的答案时,大概已经太迟了。我们只是一个地球,只能有一次实验。”

尊重和爱护其他生命,这已不再是一句道德口号,而是对人类自身前途至关重要的一种选择。人类可以执迷不悟,我行我素,但应当记住:人也只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物种而已。一旦人类把自己的生存基础破坏殆尽,它也就失去了改正错误的最后机会。

1999年12月为《中国绿色时报》而作。

这些年,自然之友们为守护生物多样性努力

滇金丝猴 

Black Snub-nosed Monkey (Rhinopithecus bieti)

灵长目 猴科 仰鼻猴属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IUCN红色名录:EN(濒危)


图片

保护滇西北原始森林和滇金丝猴


中国古代的滇金丝猴分布区域广泛,由于人类活动影响,逐渐退缩到云南与西藏交界一隅,终年生活在冰川雪线附近的高山针叶林带。由于森林不断被砍伐,栖息地被加速破坏,全球仅存2000多只。保护现存的2000余只滇金丝猴,就等于保护中国5%左右的天然林。

1995年,自然之友及创始会长梁从诫先生开始关注野生滇金丝猴保护问题,通过媒体向社会报道事实,直接向中央有关领导写信呼吁,并且参与了滇金丝猴和滇西北天然林的救助活动。



藏羚羊 Tibetan Antelope (Pantholops hodgsonii)

偶蹄目 牛科 藏羚属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一级重点保护

IUCN红色名录:NT(近危)


图片

1999年,梁先生赴可可西里支持野牦牛队工作,并烧毁收缴的藏羚羊皮

藏羚羊是青藏高原动物区系的典型代表,藏羚羊种群也是构成青藏高原自然生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难以估量的价值。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偷捕滥杀及走私现象猖獗、人类活动对藏羚羊迁徙和活动的干扰以及对藏羚羊栖息地的侵占,这个古老物种走到面临灭绝危险的边缘。

自然之友曾深度关注青海可可西里藏羚羊保护问题,关注野牦牛队反盗猎活动,向林业局提交调查报告,支持当地建立自然保护站。



绿孔雀 Green peafowl (Pavo muticus)

鸡形目 雉科 孔雀属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IUCN红色名录:EN(濒危)

云南省红色名录:极危


图片

庄小松摄,野性中国供图


绿孔雀是我国自古生活的物种,历史上曾广布于长江以南地区,如今却仅在云南有零星分布,估计全国野生绿孔雀总数不足500只,数量远远不及大熊猫。这些奇幻迷人的生灵,曾是我国古代艺术家们作品中的常客。

自然之友为保护绿孔雀及其栖息地发起系列行动,联合各环保组织、科学家、科普人士、媒体、公众的力量,经过300多个日日夜夜的努力,威胁绿孔雀家园的水电站暂停建设。


鹅掌楸,又名马褂木

一种叶子形似鹅掌的落叶大乔木

中国特有孑遗植物(也称活化石植物)

我国二级保护植物,濒危物种

图片

鹅掌楸新叶  张伯驹摄于2016年4月

在黔东南剑河县的深山里,生长着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片原生鹅掌楸林,这片林地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设立鹅掌楸自然保护区。2014年开始,华润新能源(剑河)风能有限责任公司开始在此修建风电场,非法占用林地,对保护区内的鹅掌楸及其生境造成严重破坏。

为了守护这片古老的山林,2016年底,自然之友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要求被告立即停止造成破坏的施工行为,消除对生态环境的危险,对已经造成的生态破坏进行恢复,并承担生态环境受到损害至恢复原状期间的生态服务功能损失。2018年11月12日,贵州省黔南州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后,原被告双方在法院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自然之友也会一直监督后续修复,希望这片青山早日愈合伤痕。


保护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澜沧江珍稀鱼类唯一洄游通道


图片

淹没区被砍倒的树桩


2017年11月中旬,网络大V“开水族馆的生物男”在微博上发布了罗梭江回龙山电站即将截流的消息,表达了对澜沧江流域下游珍稀鱼类的担忧。

随后,自然之友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先后多次赶赴回龙山电站施工工地进行现场调研,向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有关领导求证有关回龙山电站淹没自然保护区事宜,给国家林业局、国家环保部、云南省林业厅、云南省委第十巡视组发出《关于回龙山水电站淹没大片热带雨林、毁灭多种珍稀濒危植物的举报函》。

2018年2月23日,自然之友工作人员到玉溪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交回龙山电站起诉材料(根据2017年1月出台的《云南省环境资源案件管辖范围(试行)》,该案为玉溪中级人民法院进行跨行政区划集中管辖),法院审查后当面送达立案通知书。

未来,我们仍将为守护生物多样性,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而努力。希望更多的你和我们一起循着梁先生的足迹,真心实意,身体力行,做大自然的合伙人!


图片


联 系 我 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裕民路12号华展国际公寓C座

官方网站:http://www.fon.org.cn/

电子信箱:office@fonchina.org

电话总机:010-65232040


图片


留言
姓名:
提交
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