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暴雨过后,“气候适应”与“气候恢复力”重要性浮现

2021-08-02

1610645825182714.png



始自7月16日的河南强降雨天气,至7月26日为止已造成全省150个县(市、区)1558个乡镇1290.74万人受灾,因灾死亡69人。全省目前紧急避险转移67.55万人(累计避险转移93.38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972.1千公顷,绝收面积108.9千公顷(据新华社)。当前水情形势依然严峻,救灾、排查及善后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


其实,近些年来,极端天气的出现愈发频繁。根据2020年中国气象局的报道,中国自入汛以来极端天气出现次数较多,天气形势复杂。北方经历了较强干旱天气,降水区域分布不均;南方经历了持续强降雨,多次区域性暴雨。今年的就在前些日子,北京也迎来了入汛以来的最强暴雨,山区伴随着可能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的风险。这些例子,正在告诉我们极端天气的趋势正在增长,急需引起重视。


而世界同样也不太平。而就在郑州发生水灾的前四天,欧洲中西部发生洪灾,德国、荷兰等国正遭受着“超现实”的破坏;北美多地迎来极端热浪,甚至部分地方刷新五十摄氏度的高温记录。


此时此刻,恰似彼时彼刻。


我们不禁要担忧,极端天气的频发,背后何为助力?未来的极端降水是否还会增多?




首先自然是要明白何为极端天气。极端天气既然名为极端,其规模或影响范围往往较大,造成的损害也较为严重。极端天气往往是统计学上发生概率很小的事件,通俗地讲,就是我们口中的“五十年一遇”或“百年一遇”。极端天气包括极端高温、极端低温、极端干旱和极端降水等。而本次河南的强降雨天气正属于极端降水范围,这种天气具有突发性强、不可预见性明显等特征,一旦频繁发生就会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极大的损失。


而气候变化就是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的大背景。我们要明白的是,极端天气总会发生。但是全球研究表明,正是由于气候变化,世界各地发生极端天气的频率在越变越高,剧烈程度也在增加,尤其是热浪和强降雨。


图片

图:近期河南遭遇暴雨,严重受灾 

来源:网易新闻


我们总在调侃“每年都是最热的一年”,其实就这样看来似乎是没错的。相比于气候变化,更广为人知的名词其实是“全球变暖”,事实上两者并不等同。对于世界的大多数地点来说,气候变化就意味着变暖,但是也有小部分地方正在经历极端低温。极端降水的增加,要归咎于全球变暖。随着大气变暖,空气中的水汽增加,从而导致降水量的增多,最终可能造成洪水等一系列灾害。与此同时,人类居住区域导致陆地表面改变是影响极端降雨事件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其第五次评估报告中指出,从长期来看,随着全球平均地表温度的上升,全球降水的增加几乎是肯定的。全球平均降水量每摄氏度的增长速度将小于大气水汽的增长速度。由此我们大抵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未来的极端降水还会持续的增加。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亚洲和西南太平洋区域办公室主任本·丘吉尔(Ben Churchill)的描述,气候变化的趋势将在未来几十年一直持续下去,并且有更多的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出现,造成更大的损失。


气候变化如此重要,却往往常常被当作很专业的东西看待。其实气候变化,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大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有国家对应的碳达峰碳中和双碳政策;小到城市建设、穿衣打扮,为了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每一个人都应该尽力去做好负责任的生产和消费。


图片


“气候适应”,顾名思义即适应气候。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将长期存在且不可逆转,IPCC指出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适应气候应当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应当怎样去理解气候适应呢?首先要谈到前文提到的,极端天气具有不可预见性和突发性,所以在面对极端天气时,势必要拿出方案,解决问题。其次,随着技术的进步,对气候变化的预测分析成为重中之重。具有前瞻性的气候变化预演,可以有效的帮助决策者进行应对。最后,气候变化很强的不确定性注定了不会有一个固定的模板来进行应对。我们需要做的是结合现实,动态分析,根据每一次极端天气的不同情况来制定应对措施。随着气候变化不确定趋势的日益凸显,相关领域学者认为应对气候变化不确定性的适应性规划也应该是一个动态循环修正的过程。



图1 城市应对气候变化不确定性动态适应性规划框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建设用地的不断扩张、人口与资源的点状集聚对极端气候等灾害风险具有叠加和放大效应,一个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动态适应性规划愈发重要。我们需要的,是将城市改进成一个气候适应型城市。例如,我们要求城市将气候适应指标纳入城市规划;提高城市生命线系统的标准;提高碳汇能力;提高淡水供给能力等等。唯有如此,才能在面对如这次河南暴雨般的极端天气时,保障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图片


20 世纪 90 年代初,以全球变暖为特征的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气候恢复力逐渐被提到议事日程。鉴于气候变化影响具有全球性,气候恢复力已成为科学机构、政策制定者、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设计应对气候变暖方案的重要理念。恢复力的存在要归功于气候变化时回归稳态的趋势:极端天气迫使天气系统有一个稳态转移至另一个稳态,而系统在遭受冲击时,具有想要回到原来状态的趋势,如此便有了气候恢复力。IPCC 第二工作组第五次评估报告将气候恢复力路径定义为通过将适应和减缓相结合减轻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可持续发展轨迹。


那么气候恢复力是如何起作用的,而研究气候恢复力的过程中又应注意什么?


气候恢复力告诉我们,人类必须应对气候变化威胁并且对气候变化威胁做出响应。气候恢复力是以降低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性为目的,通过社会各个主体或机构共同完成此目标。国家和国际能够动员并分配资源、制定法律法规、宣传一系列公共信息等;而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提供关键服务,做出决策,最终整个社会形成一个非线性的“闭环”,构成恢复力行动框架。



图2 一个实施气候恢复力行动的通用框架

图片

图3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政府减灾和应急能力建设框架


然而,从气候恢复力角度来讲,该框架仍存在一些不足。框架重点突出了灾害应急行动和灾后协调,但缺乏对长期灾害风险以及相关应对预防措施及其后果的评估;同时框架也缺乏对灾害管理过程中后续行动的监测,这不利于系统很好地应对一些不确定性问题,也不能有效防止“故障”蔓延和减小社会-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另外,中国目前在天气气候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预测等环节也存在不足,这难免在应对极端天气气候灾害中存在一定被动,进而大大减弱了灾害的恢复力。我们应特别注意:极端天气前都做了什么;气候冲击后的恢复未必要恢复原状,我们要鼓励和组织每个人积极地参与进来。

 

我们呼吁,也期望,人人都能参与到缓解气候变化的行动里来,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份光。与你我共勉。



参考文献

 [1] 戴声佩,罗红霞,李茂芬,等. 1959-2016年华南地区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特征[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1, 1-17.

 [2] 陈文娟. 倡导气候适应型城市发展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J]. 前进论坛, 2020, (09): 47.

 [3] 蒋存妍,袁青,于婷婷. 城市应对气候变化不确定性的动态适应性规划国际经验及启示[J]. 国际城市规划, 2021, 1-17.

 [4] 韩振宇,高学杰,徐影. 多区域模式集合的东亚陆地区域的平均和极端降水未来预估[J]. 地球物理学报, 2021, 64(06): 1869-1884.

 [5] 鲍文. 基于恢复力的气候变化适应型城市发展研究[J]. 中国名城, 2020, (07): 25-31.

 [6] 陈星任,杨岳,何佳男,等. 近60年中国持续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环流因素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20, 29(09): 2068-2081.

 [7] 王姣. 气候变化:远在天边,近在眼前[J]. 世界环境, 2021, (01): 26-28.

 [8] 王军,谭金凯.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沿海地区灾害风险研究与应对思考[J]. 地理科学进展, 2021, 40(05): 870-882.

 [9] 惠婕. 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J]. 世界环境, 2021, (01): 12-13.

[10] 陆晴,刘根林,闫冰,等. 气候变暖背景下中亚地区极端降水事件变化及其对植被覆盖的影响[J]. 水土保持研究, 2021, 28(04): 226-235.

[11] 陈德亮,秦大河,效存德,等. 气候恢复力及其在极端天气气候灾害管理中的应用[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9, 15(02): 167-177.

撰稿 / 戴浩杰

END